房內的阿拉斯加之死 Into The Wild

L Hsieh
Jun 14, 2021

2021.06.14 Lori hsieh

疫情期間關在房門內,假日除了領取ubereats送來的餐點以外寸步未出,與其他人類的聯繫建立在SNS系統、幾台電子裝置、以及每個月持續付費的網路費用中。我感到自己像是某種劃世代的野人,與片中徒步穿越公路,前往北方極寒無人之境的Chris有種超越時空的連結。

「我喜歡獨處。我從未發現一個比孤獨還好的伴侶。」- 亨利·大衛·梭羅。

《阿拉斯加之死》的原書是在敘述真實事件,並在2007年推出同名電影,由西恩潘執導的這部電影敘述由明星大學畢業,前途一片光明(A promising young man)的Christopher McCandless,不願意走上由父母打造的未來人生路也不想成為權利體制內的機器,他曾說「職業是二十世紀的發明,與其說是一種資產,不如說是一種負債,沒有它我也能過得很好,謝謝。」。於是這名青年捐出所有積蓄,拋下車輛,決心脫離原生家庭以及居住的城市,帶著背包徒步北美各處,前往他心中的荒野 — 阿拉斯加,並化身為亞歷山大超級浪人(Alexander Supertramp),活出另一段人生旅程。

不得不提一下梭羅的著作《湖濱散記》,這本影響Chris深遠的作品,在電影前段他也引述其中一句:「不要愛情,金錢,信仰,名聲,公平,只要給我真相。」如果是學生時期來看這部作品,我或許可以對他的境遇很有共鳴,集寵愛於一身的孩子其實僅只是被用物質堆砌而成,換作是我也會感嘆憤而出走。可惜歲月踏過,天真的想法把我那種左派思維遠遠拋在看不見的角落,我只看見他的故步自封、他與別人保持距離的固執,他眼裡只有那個人類最後的荒地,和自己手上幾本書。

真實事件中的Chris在抵達阿拉斯加居住生活之後,最終因為誤食有毒的馬鈴薯籽身亡,有跡象顯示他在體驗完荒野後有意圖返回,但由於夏季溪水太過湍急,Chris被困在唯一的庇護所 - 那輛閒置荒地中的「神奇公車」中直至糧食耗盡。阿拉斯加夜裡溫度極低,晚上需要柴火保暖的他勢必得大量收集柴火,同時間他還得打獵、採集樹果,一整天幾乎都在勞動,沒有體驗過荒地生活的他大致如此就已經耗去大半力氣,哪來的閒暇時間寫字生活? 對比梭羅「簡單即是多」的概念,或許Chris不需要為了溫飽而進工廠上班,但持獵槍獵殺野鹿、蒐集可以吃的根莖類、在夜裡保持體溫、保持水源充足,「活下去」變得這樣不簡單。難怪在此事件發生後媒體對此關注相當兩極,有人覺得Chris「根本不懂得荒地生存」所以自食其果,有人認為他太過自私「傷害自己的家庭」,直到Chris的妹妹出版《The Wild Truth》,以親人角度梳理家庭傷痕以及他們旁觀的心境,這些流言才稍有收斂。

電影的拍攝脈絡以Chris的流浪旅程佐以妹妹的口述紀錄,變成一半以側面出發的旁觀角度,並且由於親人之間的緊密,讓這個更動成為支撐電影核心的一大助力。Chris的旅程從不斷與人交心到把人推開,都可以看出他不斷對於這個命題的循環質疑:「我是否需要他者來完成自己想要的一切?」片頭燒掉社會保險碼、毅然棄車拋下車牌,扔掉美金的那個青年,其實無時無刻都在困惑,因此「我的誕生」、「青春期」、「成年」、「家庭」和「獲取智慧」,這些章節應證而生。Chris的公路徒步之旅,變成了新生兒的蛻變及成長隧道。

獲取智慧是其中最重要的環節,直至電影的最後,Chris決定用自己的名字面對一切,在神奇公車寫上他日記的結尾時,他在書中寫下:「只有與他人分享時,幸褔才是真實的。(Happiness only real when shared.)」。這個智慧從哪裡來? 字眼應該是"Happiness",Chris從頭到尾只有說我要去荒野體驗,我要逃離體制,但他要去那裏「找到」什麼? 或許這是每個人在踏上屬於自己的人生旅程時都會遇到的命題。而他的終點站是"Happiness",他曾信誓旦旦的告訴Ron: "you’re wrong if you think that the joy life comes principally from human relationships. God’s placed it all around us. It’s in everything. It’s in everything we can experience. People just need to change the way they look at those things." (如果你認為快樂生活主要來自人際關係,那你就錯了。 上帝把它放在我們周圍。 它無處不在。 它存在於我們所能體驗到的一切之中。 人們只需要改變他們看待這些事情的方式。),但在逐漸闔上雙眼的當下,他發現人類擁有的快樂,必須要與他人分享,才是實體。Chris的確有著與眾不同更清澈的眼神,他比常人更能體會幸福感,但他亟欲迎接孤獨卻未來得及與人分享那些幸福,帶著那些勇氣和智慧,Chris最後帶著微笑埋沒在荒野的風聲之中。

金錢體制和社會邊緣,片中對於真實社會的醜惡其實描繪並不深刻,大部分時間都把鏡頭放在荒野中的求生、公路上的人事物,或許活在現代社會的我們也像Chris一樣,無法當個100%浪人,必須搭便車、打零工,班雅明曾說學校和職業都是政府為了生產更方便而產生的,我們為了生存就必須進入體制,比起《阿拉斯加之死Into the wild》一片美化的人類淨土,或許進入社會架構但能夠分享快樂的《游牧人生Nomadland》,是這些小小反抗中,較為舒服的燭光呢。

窩在家中敲打鍵盤、讀散記、看電影,趁著還沒嚥下有毒的種子之前,我把快樂寫在這裡,如果讀到了,那就是對於生命的一種澆灌,願這些交流永無止盡地傳播下去,I could be a Supertramp, too.

--

--